园区简介
江苏省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于1995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为南通地区唯一的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区。该区于2012年正式组建启动,以如东县中北部沿海地区为主,规划控制区面积169平方公里,先期启动区面积101平方公里,人口约3500人。
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G228和G328贯穿全区,海洋铁路穿境而过,港口、运河倚傍而建,刘埠国家一级渔港启动建设,通洋高速建成通车,跨越时空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开发区物产资源丰富,区内盛产优质果蔬、特色水产品100多种,是全国闻名的文蛤、条斑紫菜、南美白对虾等生产、出口基地,2013年荣获“中国县域最具农业投资价值区”称号。所辖何丫村于2014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近年来,开发区紧抓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的机遇及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参与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创新开发蓝色农业、绿色农业、高端服务产业,致力于打造“具有如东特色和全省乃至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围绕“绿色产业创业之区、现代农业示范之区、地清水绿生态之区、海鲜海景养生之区”四大园区特色,已全面完成概念性规划、总规、控规、产业规划及刘埠渔港经济区规划等编制工作,整体将形成“一脉串双核、双轴滨海联”和“五园带四区、多点共生辉”的空间结构。
2016年,开发区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成“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总目标,以刘埠国家一级渔港建设为抓手,以优势产业提升、特色产业打造为重点,用改革的思维谋发展,用创新的精神求突破,用务实的举措抓落实,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提升农业开发建设成效,提升百姓幸福感满意度,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农业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G228和G328贯穿全区,海洋铁路穿境而过,港口、运河倚傍而建,刘埠国家一级渔港启动建设,通洋高速建成通车,跨越时空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开发区物产资源丰富,区内盛产优质果蔬、特色水产品100多种,是全国闻名的文蛤、条斑紫菜、南美白对虾等生产、出口基地,2013年荣获“中国县域最具农业投资价值区”称号。所辖何丫村于2014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近年来,开发区紧抓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的机遇及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参与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创新开发蓝色农业、绿色农业、高端服务产业,致力于打造“具有如东特色和全省乃至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围绕“绿色产业创业之区、现代农业示范之区、地清水绿生态之区、海鲜海景养生之区”四大园区特色,已全面完成概念性规划、总规、控规、产业规划及刘埠渔港经济区规划等编制工作,整体将形成“一脉串双核、双轴滨海联”和“五园带四区、多点共生辉”的空间结构。
2016年,开发区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成“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总目标,以刘埠国家一级渔港建设为抓手,以优势产业提升、特色产业打造为重点,用改革的思维谋发展,用创新的精神求突破,用务实的举措抓落实,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提升农业开发建设成效,提升百姓幸福感满意度,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农业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