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简介
奋勇高新区土地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5000多人,前身是历经60多年风雨的华侨农场,始建于1952年,是广东省安置东南亚归侨的重要基地,这一点类似深圳的光明新区;同时,又是一个年轻的产业园区,2012年转制为省级高新区,实现了从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转变。2013年,获省政府批准设立广东唯一一个东盟产业园,作为广东贯彻“一带一路”战略、面向东盟合作的重要平台。2016年,获国家工信部批准设立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也是省内唯一一家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园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培育军民融合产业成为高新区发展的两大重要方向。广东奋勇东盟产业园2018年2月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6月被确认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
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国务院侨办、省、市领导的厚爱与支持。201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亲临奋勇高新区考察,明确指出要把奋勇建设成为广东与东盟合作的重要平台。2014年1月、7月,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同志先后两次亲临奋勇高新区,鼓励奋勇发展军民融合产业。2013年4月,时任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任启亮、时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招玉芳等领导为广东奋勇东盟产业园揭牌,开启了奋勇建设发展的新篇章。
自挂牌运作七年来,高新区按照国家、省、市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打造中国华侨农场改革转型示范区、广东对接东盟桥头堡、湛江经济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定位,突出抓好规划引领,聘请国际著名的新加坡裕廊公司编制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确定食品医药、机械制造(军民结合)、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打造综合制造园、装备制造园、电子电器园、现代物流园等5个园区。
到目前止,已有入园工业项目28个,投资总额84.39亿元,预计全部达产后年产值140.2亿元,税收6.25亿元;装备制造和食品医药等两个产业集群初步显现。已投产项目14家,其中有广东东岛新能源、源泰米业、南国药业、远东钢构等一批较大型企业,基本形成了“投产一批、动工一批、储备一批”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国务院侨办、省、市领导的厚爱与支持。201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亲临奋勇高新区考察,明确指出要把奋勇建设成为广东与东盟合作的重要平台。2014年1月、7月,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同志先后两次亲临奋勇高新区,鼓励奋勇发展军民融合产业。2013年4月,时任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任启亮、时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招玉芳等领导为广东奋勇东盟产业园揭牌,开启了奋勇建设发展的新篇章。
自挂牌运作七年来,高新区按照国家、省、市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打造中国华侨农场改革转型示范区、广东对接东盟桥头堡、湛江经济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定位,突出抓好规划引领,聘请国际著名的新加坡裕廊公司编制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确定食品医药、机械制造(军民结合)、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打造综合制造园、装备制造园、电子电器园、现代物流园等5个园区。
到目前止,已有入园工业项目28个,投资总额84.39亿元,预计全部达产后年产值140.2亿元,税收6.25亿元;装备制造和食品医药等两个产业集群初步显现。已投产项目14家,其中有广东东岛新能源、源泰米业、南国药业、远东钢构等一批较大型企业,基本形成了“投产一批、动工一批、储备一批”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